1.对贫困区域的扶持,应坚持的扶贫形式是
A.救济式 B.开发式、开放式
C.对口式 D.封闭式
2.农业政策的推行主体是。
A.党的各级组织 B.国家行政机关
C.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D.国有农业企业
3.法律规范是行为规范,一般包含等三类规范。
A.任意性规范、强制性规范、命令性规范 B.假设、处置、法律后果
C.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授权性规范 D.法律法规、法律文件、法律条文
4.《农业法》中的农业是指。
A.种植业 B.种植业、养殖业
C.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 D.农村第一产业、农村第二产业、农村第三产业
5.集体统一经营层次,一般又分为两部分。
A.发包经营和直接经营 B.发包服务和直接经营
C.自主经营和分层经营 D.单独经营和联合经营
6.承包指标一般可依据承包前的平均产量或产值,并考虑合理增长比率予以确定。
A.1~3年 B.3~5年
C.5~7年 D.7~10年
7.农村承包合同出售条件之一是。
A.原承包人不丧失承包经营权 B.变更了合同内容
C.变更了承包人,即原承包人丧失承包经营权,受叫人获得承包经营权
D.出售合同须经公证后才生效
8.农商品比价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市场各种农商品之间的比率关系。
A.牌价 B.销价格
C.回收价格 D.市场价
9.经营者赔偿种子用户后,是种子生产者或其他经营者责任的,经营者。
A.只有权向其他经营者追偿 B.只能自己承担赔偿责任
C.只有权向生产者追偿 D.有权向生产者或其他经营者追偿
10.农商品购销,是促进国内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升商品水平更好地适应市场消费需要的客观需要。
A.全开放市场经济 B.逐步实行市场调节
C.实行计划调节 D.实行部分计划调节
11.国家逐步地打造以为中心的农商品购销市场体系,积极进步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农贸市场 B.批发市场
C.期货市场 D.零售市场
12.农业财政投入包含两个方面。
A.财政投资和财政补贴
B.国家财政投入和地方财政投入
C.财政信贷和财政投入
D.财政补贴和财政信贷
13.农业进步基金主要用于增加农业进步后劲,的重点问题。
A.提升农业生产率 B.增加农民收入
C.解决粮棉油增产 D.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14.乡镇企业深化改革的指导原则之一是:坚持进步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的原则。
A.政治体制 B.经济体制
C.分配体制 D.流整体制
15.农业科技主如果靠投资兴办。
A.企事业单位 B.集体经济组织
C.国家政府 D.农民
16.是农业最基本的资源。
A.生物资源 B.土地资源
C.水资源 D.光能资源
17.《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土地规范。
A.借助规划 B.合理开发
C.作用与功效管制 D.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18.农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农民在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A.出卖、入股 B.出租、入股
C.出卖、出租 D.出卖、抵押
19.国家实行占用耕地。
A.许可规范 B.审批规范
C.补偿规范 D.征用规范
20.行政诉讼关系中,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行政机关处于。
A.原告地位
B.第三人地位
C.被告地位,即不享有起诉权
D.一同原告地位